02 2025.09 11:11
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
49 浏览

日前,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成功入选“2025版普通高校大学生电子信息类竞赛(观察赛)分析报告”。该分析报告由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联合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电子信息类高校联盟、浙大城市学院高等教育数智评价研究中心于8月12日在杭州召开的高校专业类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上正式发布。

图:2025版普通高校大学生电子信息类竞赛分析报告覆盖项目一览表(竞赛排名不分先后,按照首字笔画数从小到大排序)

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服务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探索质量、特色、贡献导向的监测评价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品牌赛事,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大城市学院高等教育数智评价研究中心、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联合组建了“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竞赛研究专家工作组”,开展电子信息类大学生竞赛研究。

“2025版普通高校大学生电子信息类竞赛分析报告”在充分参考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赛事质量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信息类竞赛质量分析模型,统筹分析29项相关指标数据,将竞赛项目分为五星、四星、三星和二星。为更清晰呈现竞赛质量的关键要素,专家工作组将29个指标分为赛事影响力、奖项竞争度、奖项分布度、层级选拔度、赛事规范性5个维度,从多个方面为竞赛研制竞赛画像。

图:2025版普通高校大学生电子信息类竞赛项目星级划分一览表(竞赛排名不分先后,按照首字笔画数从小到大排序)

CICAS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秉承“行业引导、政府支持、市场机制、产业落地”的办赛理念,基于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加速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标准定制和产业培育。大赛聚焦打造高端高效智能经济、构建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实现绿色健康智能生活、推进智能产业应用落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重大需求,围绕AI Agent、多模态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算力、脑机接口、生物医药、智能交通、新能源储能等重点领域设立49个场景应用专题赛项,采用“开放场景”和“产业命题”两类竞赛模式与选拔赛、晋级赛、总决赛三级赛制,并邀请20余位院士、30余位企业高管、50余位投资机构负责人、200余位高校学者等构成权威评审团队,搭建全栈人工智能场景创新、项目招引、资本合作、产业生态集聚的竞技挑战平台。

自2023年办赛至今,两届CICAS赛事已累计吸引4800余个国内外科技人才团队和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参赛角逐,力争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标杆赛事。经CICAS大赛组委会推荐,2023年度全国总决赛特等奖项目——同济大学丁志军团队牵头的“服务驱动的工业PaaS云平台智能协同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另一个全国总决赛特等奖项目——杭州安恒信息范渊团队牵头的“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和智能体系统研发与产业化”获得2024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左图:丁志军团队联合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完成的“服务驱动的工业 PaaS 云平台智能协同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右图:安恒信息范渊团队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完成的“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和智能体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5年,CICAS大赛共计将举办13场专项晋级赛,其中2025年首场人工智能+数据产业(呼和浩特)专项赛已于日前在呼和浩特市圆满落幕,并通过参赛项目应用场景对接会等形式,促成11个应用创新项目达成产业落地合作意向并签约。赛事期间,《2025中国“AI+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内蒙古)创新中心”启动运行……一系列创新成果与举措为形成自主可控、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注入强劲推力。

此次CICAS大赛入选“2025版普通高校大学生电子信息类竞赛(观察赛)分析报告”,彰显了赛事在人工智能领域“以赛助研、以赛促评、以赛带教、以赛定标、以赛引才、以赛育产、以赛办展”的创新驱动作用,标志着其赛事价值获得权威体系的认可。

以此为契机,下一步,CICAS大赛组委会将继续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产业化问题,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为促进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