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04 16:50
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
20 浏览

3月29日上午,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揭晓,共有53个项目摘得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其中,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提名推荐的全国总决赛特等奖项目,同济大学丁志军团队、杭州安恒信息范渊团队分别斩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颁奖典礼现场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长期从事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在稀疏信息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数学基础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与原创性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为中国人工智能的理论突破和原创技术做出了奠基性贡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成就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张大鹏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王国胤教授、四川大学章毅教授斩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贡献奖”。

徐宗本院长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成就奖”


活动现场,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正式启幕。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CAAI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CAAI党委书记、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浪潮集团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CAAI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琶洲实验室(黄埔)主任、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成就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清华大学教授、CAAI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同济大学校长、CAAI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华为终端BG首席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田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原常务副主任张兆田,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精特新服务部主任石言等10位嘉宾,共同开启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

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正式启幕


CAAI副理事长、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秘书长、浙江大学庄越挺教授介绍,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沿着追求更高精度、挑战更复杂任务、拓展更广阔能力边界等方向持续演进,应用场景创新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产业增长的新路径,更是加速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新范式。2022年,经科技部批复和指导,学会持续发挥“以赛助研、以赛促评、以赛代教、以赛定标、以赛引才、以赛育产、以赛办展”的创新带动作用,相继主办两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围绕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具身智能、脑机接口、合成生物、新能源储能等重点领域,设置5大专题赛道、36项应用场景,涵括高校院所种子组、初创企业组和成长型企业组3个组别,共吸引4500余项创新成果踊跃报名参赛。

2024年,在学会奖励委员会精心指导及政策支持下,大赛组委会充分发挥“以赛助研、以赛促评”的赛评联动机制优势,助推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和优质项目不断涌现,对同济大学丁志军团队和安恒信息范渊团队获得首届全国总决赛特等奖项目,提名推荐“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会评资格。

最终,丁志军团队联合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完成的“服务驱动的工业 PaaS 云平台智能协同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凭借创造性地提出以服务为中心的云平台流程引擎及三层体系架构、基于资源需求动态预测的弹性智能调度技术、基于语义与接口融合表征的流程服务智能适配技术,并在国产自主可控的企业级AI平台金蝶云·苍穹平台中得到成功应用,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同济大学丁志军团队获“吴文俊人工智能进步奖一等奖”


安恒信息范渊团队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完成的“恒脑安全垂域大模型和智能体系统研发与产业化”,以基于网络安全大模型结合智能体框架创新应用于安全检测防御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并在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中成功应用,实现了重保零事故,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安恒信息范渊团队获“吴文俊人工智能进步奖二等奖”


本届大赛以“场景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采用“开放场景”和“产业命题”两类竞赛模式。“开放场景”专项赛由大赛组委会依据地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开放应用场景能力清单,为项目技术成果与创新产品找准产业落地合作机会;“产业命题”揭榜赛则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未来产业培育,联合头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或重点园区、实验室等发布榜单需求,组委会审核发榜单位赛题技术要点,参加揭榜项目单位提供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为行业场景应用落地找到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

当前大赛正在火热报名中,诚挚欢迎国内外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顶尖团队、优质项目积极参赛报名,挑战比拼,竞夺大奖。参赛者可登录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官方网站(www.cicas.cn)报名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