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呈爆发式增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崛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与应用场景不断涌现。1月18日,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CAAI副理事长刘成林发布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最佳实践TOP10城市榜单,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天津。
发布现场
五大维度、41项指标
科学评选十大标杆城市
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最佳实践城市是指在政策环境引领、基础设施支撑,以及技术研发能力驱动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并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城市。
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组委会围绕政策环境优势、基础设施发展、技术研发能力、应用场景创新和经济社会效益等五大维度,共41项具体指标,对全国主要经济和科技城市进行综合打分,最终遴选出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最佳实践TOP10城市:
北京:强大研发能力驱动场景创新,经济社会效益遥领全国
深圳:依托雄厚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全域全时应用场景体系”
上海: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有力推动AI产业及场景创新发展
广州:坚持以应用为牵引,打造多姿多彩的AI应用场景
杭州:打造多元融合算力,推动算法模型与应用场景对接共建
成都:积极响应“东数西算”,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开发
苏州: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打造覆盖全市的“AI+”应用创新区
南京:基础研究能力较突出,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创新具有优势
武汉:创新型企业资源优势突出,注重应用场景的多元化和实用性
天津:算力基础设施较完备,应用场景拓展取得积极成果
TOP 10 最佳实践城市地图
头阵雁成型,集群显现
领航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生态
▌北深上三城市“头阵雁”效应明显
如图所示,北京、深圳和上海位于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的前三梯队,测评得分在60分以上,整体创新实力明显走在全国前列。这些城市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凭借产业基础与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与规划引导、人才储备与培养,以及应用场景与产业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其产生的“头阵雁”效应将有力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发展,进而推动全国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以及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为我国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最佳实践城市排名
▌我国北中南三大AI应用创新城市集群初步显现
我国三大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城市集群格局初现,它们是以京津为核心的城市集群,以上海、杭州、苏州和南京为主体的长三角城市集群,以及深广为主体的大湾区城市集群。一方面,这些城市集群内部将会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进一步促进区域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突破,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三大城市集群将产生强大的扩散效应,它们将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案例、应用场景清单等形式在全国加以推广和扩散,必将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热潮。
▌中西部城市成都武汉跻身全国TOP10
成都和武汉分别是我国唯一跻身2024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最佳实践城市TOP10行列的西部和中部城市。两座城市全国排名分别为第六和第九,该入选说明两座城市分别立足于祖国的西部和中部,通过政策环境引领、基础设施支撑以及技术研发能力驱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取得较大突破,并产生较大经济社会效益。它们分别代表了我国西部和中部地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的最高水平,必将对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扩散和促进作用。
以评促建、以评促优
推动AI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次评选是践行“以评促建、以评促优”理念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科学评估与标杆示范,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这既是对城市AI发展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引导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和产业化的深切关注,更是对未来方向的引导。
《2024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 最佳实践城市(TOP10)评选研究报告》还从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优势和不足,以及发展趋势等维度,详细分析十大城市特点,并提出每个城市的人工智能典型行业应用案例和落地解决方案带来的启发与思考,为我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 TOP 10最佳实践城市特点分析(节选)
此外,报告从评选指标体系、评选对象以及数据来源等角度,详细介绍了本次评选的方法,并从评测指标体系各维度综合分析全国主要经济和科技城市,清晰勾勒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蓝图,以期助力各地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深入了解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现状及发展潜力(获取完整报告内容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 最佳实践城市(TOP 10)评选研究报告目录
附件下载: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TOP10最佳实践城市评选研究(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