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25.02 11:30
光明日报
159 浏览

1月19日,以“场景驱动、数智强国”为主题的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在深圳圆满落下帷幕。110支来自全国高校院所和企业项目参加现场挑战角逐和比拼,600余名参赛项目团队及指导老师和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人工智能项目数据集测评、核心技术攻关,以期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加速推动与未来产业、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本次活动采用“1+1+8+5+N”模式展开,共举行1场展览展示及数据集测评、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8场总决赛项目路演、5场专题论坛和N场特色活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介绍,本次赛事聚焦具身智能、高端智能装备、绿色能源、智慧生态等行业领域,为参赛项目搭建场景应用需求合作和投融资提供交流平台,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赋能新型工业化走深向实。

本届赛事设立了高端高效智能经济、构建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实现绿色健康智能生活、推进国家智能科创需求和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五大专题赛道、36项应用场景。据大赛组委会介绍,在当天的全国总决赛颁奖典礼上,天使组、成长组、种子组三大比赛类别的特等奖、一二等奖等奖项揭晓。其中,获得特等奖的项目共有13个,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共有29个,获得二等奖的项目共有39个,合计81个项目获得本次大赛的奖项。

开幕式现场,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CAAI(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鲸,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CAAI副理事长杨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级人才、CAAI副理事长刘成林,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协理副校长、CAAI会士熊辉,工信部中小企业促进中心专精特新部主任石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军,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副主任苏方盛,深圳市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炫等10嘉宾共同启动总决赛。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军在致辞中表示,广东省一直高度重视创新,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4年广东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22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超过1500家,为行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期待大赛项目成果能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

工信部中小企业促进中心专精特新部主任石言在致辞中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具备强大的市场潜力和支付能力,且大部分完成数字化改造,具备智能化升级基础,是AI技术应用的理想场景。人工智能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结合能够激发出巨大的潜力,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

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CAAI理事长戴琼海在致辞时指出,我国工业体系完整、应用场景丰富,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但多元化应用场景的落地速度滞缓,工业场景和产业生态融合等问题凸显。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创新,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全国总决赛期间,作为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驱动智能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峰会,大赛组委会邀请包括戴琼海、陈鲸、朱教君、杨强、陈俊龙10余位院士在内的120多位学术界、产业界和投资界专家齐聚一堂,交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践,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挑战和AGI生态的商业模式。

在主论坛上,《具身智能联接物理世界、造福人类》报告指出,随着大模型和多模态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将在家居、农业、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家用机器人、个性化服务机器人以及农业生产领域。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CAAI副理事长杨强带来了《联邦大小模型协作学习》的报告。报告讨论了如何通过联邦学习和迁移学习解决隐私保护问题,并提出了大模型与小模型结合的双向学习方法。“我们将大模型作为老师,小模型作为学生,进行双向学习,这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方向之一。”

中国联通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廉士国带来了《深入“人工智能+”实践 构建普惠化人工智能体系》的报告。阐述了联通在推动工业互联网、智能化产品及技术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在采购、设计、生产、质检等环节的智能化应用,并强调人工智能不应只是大企业的专利,而应让更多的小型企业和普通民众受益。

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何恩培带来了《实时学习赋予大模型新生命力 突破落地瓶颈》的报告。提出采用“数推分离”双网络架构与高效算法,将数据学习网络与推理网络分离,双网络联合推理,实现数据的实时学习,从而快速适应新数据,提高其对实时任务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和全球制造业创新重镇,具有无可比拟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链优势。本届总决赛发挥“以赛助研、以赛促评、以赛定标、以赛引才、以赛创业、以赛招商”的创新带动作用,力争打造我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标杆赛事品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 通讯员齐琳)